| 正规检视过程检查单 | |||||||||
| 项目名 | LPDT | 审计人 | 日期 | ||||||
| 审计项 | 0 | 通过项 | 0 | 不通过项 | 0 | 免检项 | 0 | ||
| 说明 | |||||||||
| 序号 | 检查项 | 执行情况 | 问题跟踪 | 关闭日期 | 说明 | ||||
| 1 | 组织者是否进行了评审入口检查,尤其是确认已经经过自检,排除明确错误? | ||||||||
| 2 | 参与评审的人员人数是否合适(一般在3-7人)? | ||||||||
| 3 | 评审责任人是否担任了讲解员、记录员或问题跟踪人员? | ||||||||
| 4 | 被评审的工作产品的规模是否合适?(代码500行,文档40页,硬件1200个网络结点) | ||||||||
| 5 | 被审工作产品和相关资料是否提前三天发出,确保评审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审阅被审资料? | ||||||||
| 6 | 评审会议邀请中是否明确了评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 ||||||||
| 7 | 评审人员在审阅资料上所投入的工作量是否足够? | ||||||||
| 8 | 《评审表》是否填写完整? | ||||||||
| 9 | 评审人员反馈的意见条数是否足够多? | ||||||||
| 10 | 召开评审会议之前评审责任人是否就具体问题与评审人员进行了沟通?(评审会上只讨论不能确定的问题) | ||||||||
| 11 | 在讨论的过程中是否跑题?(只确定是不是缺陷,而不讨论解决方案。对事不对人,不评价人工作好坏。) | ||||||||
| 12 | 评审人员是否对评审结果都达成了共识? | ||||||||
| 13 | 会议记录人员是否正确、客观地进行会议记录? | ||||||||
| 14 | 是否明确了问题跟踪人员? | ||||||||
| 15 | 评审所发现的缺陷是否录入了eIPD? | ||||||||
| 16 | 评审人员发现的工作产品缺陷中微小缺陷所占的比重是否合理?(微小缺陷占的比重过大说明评审效果不好,未能提出一些对改善最终产品质量真正有重大意义的意见? | ||||||||
| 17 | 是否所有缺陷都已关闭? | ||||||||